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哪里买女足比赛

哪里买女足比赛直播 哪里买女足比赛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民藏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哪里买女足比赛>

多措并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权威部门话开局)

2023-07-07 09:38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7月6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哪里买女足比赛发布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等介绍“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怀进鹏介绍,目前,教育部已启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编制工作。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当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到2.4亿人,助力我国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同时,高校产出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在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教育部把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作为今年的重大工程之一推出。教育部副部长吴岩介绍,主要任务是“两个先行先试”,一是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先行先试,二是在提高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的“适配度”上先行先试。

吴岩表示,在“两个先行先试”中,要着力做好“三板”。一是拉长长板,推动试点高校在已经有比较优势的领域持续发力,打造引领发展的新优势;二是补齐短板,聚焦“卡脖子”领域集成攻关,推动实现突围破局;三是锻造新板,面向未来10—15年的颠覆性技术开展前瞻性研究,在科学源头的原始创新和重大根技术研发方面,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抢占先机、引领发展。

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

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2023届高校毕业生达1158万人。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介绍,教育部全力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加快推进就业工作进程。

邓传淮说,促进行动可概括为“六个着力”:着力拓展就业岗位、着力加快招录进程、着力做好政策宣传落实、着力优化指导服务、着力做好重点帮扶、着力做好离校“不断线”服务。

具体来说,教育部门指导各高校有针对性地访企拓岗,挖掘更多岗位,开展万企进校园活动,保持校园招聘热度和毕业生参与度,提升招聘供需的匹配度;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政策性岗位招录;加强对尚未落实岗位毕业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抓紧组织各类实习见习活动,帮助毕业生增强就业信心、尽早落实去向;指导各地各高校落实“一对一”帮扶责任制,为低收入家庭等困难毕业生精准推送3个以上岗位等。

“在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走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人才。”怀进鹏表示,对于大学生就业,要积极支持、创造条件,特别是要兜好底线,对家庭困难和生活中需要帮助的毕业生提供支持。同时,教育教学和学科设置、结构也要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既要保证匹配度,又要适度超前。

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多种方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强化就业状况对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反馈联动,推动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加契合。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刘自成介绍,2021年,全国所有县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按照规划,到2035年,全国绝大多数县域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补齐短板,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建设、教学仪器装备、学校班额等办学条件达到规定标准,创造良好的教学、文化、生活环境。

抬高底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根据人口变化趋势,合理布局城乡学校,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强化以城带乡,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抓住关键,推进师资配置均衡化。有序开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完善交流轮岗保障与激励机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比如,将到农村学校任教作为申报高级职称的必要条件和选任中小学校长的优先条件,对培养输送优秀骨干教师的学校给予奖励支持。”刘自成说。

数字赋能,推进资源共享智慧化。建好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数字教育平台体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促进公平,推进教育关爱制度化。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办民办同步招生政策,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健全资助帮扶制度,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群体的关爱帮扶工作。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进一步健全了政策保障体系。刘自成表示,教育部将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推动任务落地见效。

将建设国家教育数字化大数据中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2022年,教育部全面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集成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一年多来,平台访问总量超260亿次。在实践中,教育部持续实施“慕课西部行计划2.0”,面向西部所有高校提供19.22万门慕课及定制化课程服务,帮助西部地区开展混合式教学446.77万门次,学生参与学习4.95亿人次,教师参与慕课应用培训183.24万人次,有力缩小了区域教育差距,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据介绍,下一步,将重点做好4方面工作。一是建设国家教育数字化大数据中心,使它成为提供优质资源服务的重要平台,成为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中心、教育公共服务的汇聚中心及数字资源的管理和评估中心;二是强化大数据赋能教育教学,更好推动优质资源均衡,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能力提升、教师能力提升;三是增强教育有效公共服务能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一个公共服务平台,面向所有学生和社会提供服务;四是加强数字教育国际化,推动搭建更多合作交流的平台机制。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