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哪里买女足比赛

哪里买女足比赛直播 哪里买女足比赛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网艺云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哪里买女足比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2023-12-22 09: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川渝一盘棋’,加强成渝区域协同发展,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庆、四川两地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约1.5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达5.9万亿元,同比增长6.2%。今年上半年,248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853.4亿元。

共推改革探索

赋能协同发展

受理案件7804件,标的额243亿余元,审结、执结案件5745件……今年初正式收案以来,成渝金融法院前三季度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管辖重庆全域38个区县以及四川15个市、113个县市区,涵盖158家基层法院,协同推进金融司法裁判“一把尺子量到底”;采用“线下+智能+互联网”便利化诉讼模式,实现灵活高效的跨域管理……设立成渝金融法院,以更好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这一举措正是紧扣顶层设计、改革创新联动的一个鲜活注脚。

统筹谋划,一批具有引领示范意义的创新性探索同频共振。

川渝高竹新区,位于重庆渝北区与四川广安市邻水县的毗邻地带。这里诞生的一张跨省份增值税发票存根,今年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这只是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成果之一。

探索还在不断深化拓展:跨省市共建投资开发公司,双方共同派员实体运行;跨省市一体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大项目入驻;成立跨省市税费征管服务中心;试行建设用地指标收储和出让统一管理机制;探索生产要素“同城同价”……

“短短3年时间,从县级园区到两地共建的省级新区,新区发展根基不断夯实。”广安市委副书记、川渝高竹新区党工委书记甘用德介绍,目前新区已入驻企业196户,初步形成了以配套重庆汽车制造为主的产业集群。

重庆渝北区与四川广安市、重庆潼南区与四川遂宁市分别共同组建2个市场化投资集团,探索跨行政区财政协同投入机制,共寻“钱从哪来”的方案;四川达州市与重庆万州区、开州区明确总部经济、项目合作共建等7类跨区域合作形式的财税分配办法,共商“钱怎么用”的问题……改革理顺着利益连接机制,共同谋求“1+1>2”的发展红利。

协同发展,更深远的变化在于干部的发展理念。

聚焦关键部门、毗邻地区,川渝两省市已选派4个批次400余名年轻干部挂职互派、顶岗锻炼。

重庆大足区中敖镇党委委员黄景科,到“隔壁”四川省资阳市挂职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考察跨省份公交线路现场时,两地交界的一片近2000亩楠木林吸引了他的目光:能不能整合资源、对接合作?短短半年,共建共管共享的生态景区、旅游廊道就开门迎客。

“以前只顾着脚下‘一亩三分地’,现在眼界宽了、思路打开,从相互比较、各干各的走向取长补短、合作共赢。”黄景科道出挂职互派干部们的心声。

深化互联互通

携手产业升级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重大项目密集落子,成渝地区基础设施“一张网”越织越密。

打钻、爆破、立拱架……四川安岳县丘陵之间,重庆铜梁区至四川资中县高速公路项目控制性工程磨盘湾隧道工地上,建设者们正争分夺秒抓紧施工。铜资高速建成后,将有力助推沿线地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在建及建成的川渝省际高速公路通道就有21条,成渝中线、渝西、渝万、成达万高铁全面开工,轨道上的城市圈渐行渐近;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工程提速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与双流国际机场实现“两场一体”高质量运营,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加快推进……

在深化互联互通基础上,川渝产业也在强链升级。

优势产业相融共促。川渝电子信息、汽车等产业都有良好基础,如何形成集群效应?双核联动、相向而行,川渝联合成立汽车、电子产业工作专班,共建产业链供需信息对接平台、产业合作园区,联合对外招商。目前,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建设等6个事项被纳入部省(市)合作协议2023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5个园区成为第二批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数字经济协同发展,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正加快推进。重庆召开数字重庆建设大会,加快推动数字变革。四川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发展,建成应用一批国家和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打造20个“5G+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两地布局建设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和若干城市内部数据中心,联合发布《数字赋能先进制造城市机会清单》,设立成渝数字经济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步伐加快。发挥地域相连优势,四川泸州市与重庆永川区、江津区“串珠成链”,共建100万亩优质粮油及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带。重庆梁平区、垫江县与四川大竹县、开江县等相邻7县区共建明月山粮油(糯稻)产业园,在科研平台建设、精深加工等方面开展合作……

优势互补、产业升级,离不开科技支撑。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

西部(成都)科学城、西部(重庆)科学城合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通过联合编制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首批4家天府实验室和金凤实验室已经启动运行。成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下,瞄准基础科研和区域创新突出短板,联合实施的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已达166项。

融通效应辐射

生活更加便捷

一句“巴适得板”,讲出了川渝群众多姿多彩的“双城生活”。

川渝客运售票系统实现信息互通,成渝1小时高铁直达、年日均开行125对,21条跨省份城际公交有序运行——成渝两座超大城市愈发紧密拥抱,“川渝通办”让百姓日常生活更便捷。

重庆城口县与四川宣汉县、万源市探索教育资源互通互惠互享,500余名适龄儿童实现跨省市就近就便入学;统一公开川渝各城市住房保障政策和申请渠道,累计实现川渝互保居民超5万户;持续推进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累计办理转移接续4.1万人次、6.7亿元;推进川渝291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12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1767家医疗机构实现川渝电子健康卡“扫码就医”,累计跨省市用卡66万余次;协同推进川渝异地就医住院免备案试点,开通跨省市异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超过2.2万家、零售药店超过5万家,累计直接结算跨省市就医购药984万人次,医保支付75.4亿元……

美美与共的辐射效应,不止于此。

驱车进入渝黔交界地带,如同进入百里画廊。高速公路沿线,贵州省遵义市板桥镇居民葛航兵的农家乐生意兴隆,一锅“娄山黄焖鸡”特色美味,吸引了不少川渝游客。

开通跨省份环线高铁,建立重庆、成都、贵阳间快速交通网络,路畅其行的积极影响,延伸至方方面面。目光向北,贵州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毗邻的赤水市、桐梓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等县市,主动融入步伐不断加快,协同发展成效初步显现。

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阔步迈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本报记者王明峰、陈隽逸参与采写)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